加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考研QQ群

一手资讯·大量资料·直播答疑

图文:雨儿

审核:浪花、小慌张往期链接:

《诗经·卫风·氓》|《诗经·豳风·七月》|《左传·城濮之战》|《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庄子·逍遥游》|《楚辞·离骚》|《谏逐客书》|《史记·项羽本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归田赋》|《短歌行》|《赠白马王彪》|《咏怀·夜中不能寐》|《咏史》|《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拟咏怀》|《西洲曲》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华东师范大学真题再现

一、简答

1、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不同特点()

2、简述南北朝诗歌创作大势()

二、论述

1、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不同和原因()

内容分析

本篇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诗歌成功地塑造出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既有英雄品格,又有女性特点。她代父从军是对父亲的爱心和对祖国的忠心的结合。她勇敢地奔赴沙场,经历了十年征战,得胜而归,说明她武艺高强,是一位战斗英雄。可是她不慕荣利,不愿作官,功成不受赏,依恋父母,热爱和平幸福的生活,毅然辞归故乡。作品写木兰回家,通过渲染烘托,极力表现出喜庆欢腾的气氛。最后木兰恢复女性装束,引来伙伴的惊讶,喜剧性达到高潮。诗歌就是这样,塑造出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英雄形象。

这首民间叙事诗,运用多种民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如设问、比喻、排比、对偶、复叠等,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排比和复叠。如"东市买骏马"四个排比句,罗列东西南北,以朴素简单的形式,写出了木兰代父从军所作的紧张的准备工作。这几句在全诗中是非常和谐的,显示出民歌生动活泼的韵致。复叠如"爷娘闻女来一段,尽量铺叙欢乐的场面,把木兰归来时全家的兴高采烈写得十分传神。篇末以双兔比喻,更是奇妙之至,给读者留下无穷余味。

思考题

简析《木兰诗》的艺术特色。

(思考题答案于下期放出)

上期思考题答案

分析《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1、在回忆与想象中,暗含时间推移,写出了一个女子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穷无尽的思念,充满朦胧之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2、采用谐音与双关语。如"莲"与"怜"谐音,"莲子"即"怜子"——爱你;以"莲子青如水"喻爱心纯洁不变,以"低头弄莲子"暗示爱抚所欢。

3、采用蝉联顶真格,抒写内心联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如"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使得全诗委婉迂曲而连贯一致。

4、以五言四句为一段,四句一换韵,韵与韵之间又紧紧相承接,别有风韵。

END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考研交流群一手考研信息·大量共享资料·定期直播答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x/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