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岁逢辛丑,金牛迎新。银川市春联书法网络展作为春节期间的重要文化活动,弘扬传统书法艺术,展现传统书法艺术的中国风、中国味、中国情,为辛丑春节增添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提振全社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

本次网络展共展出春联作品75副,除理事和部分会员作品,还特别邀请了部分书法名家作品参与。作品五体皆备,风格各异诚然是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特邀作品

吴善璋郑歌平田冰马学智朱建设

魏沁乔华宋琰陈国鸿刘志骋

冯中钢关向阳宁雪峰吴璋荣吴生珂

王玉堂杨华潘志骞

理事作品

丁蓓蓓于功于国伟于智勇马雪宝

王一凡王秀清王秀琴王建邦王彦骏

王浩关宁宏李托李磊何占忠

汪建邦张龙陆建平欧阳飞周山

孟豫宁赵凯龙赵怡智胡鑫贾波

徐达全姬宇铎黄镇曹红梅曹强

蒋海淘蒙古羊雷红

部分会员作品

张红梅任明赵连瑚李峰徐林

安振华孙迎辉巩凡诗马彦鸣

主席团作品

刘银安关宁国范彦奎徐晓玲王博如

牛尔惠郭鸿光席恒石虎麟屈子强

雷长林尤银春徐建国吴艺贤潘志辉

许金萍

特邀作品

吴善璋

横批:民富国强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

郑歌平

上联:天上明月千里共

下联:人间春色九州同

田冰

横批:一元复始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

马学智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春至百花香满地

下联:时来万事喜临门

朱建设

上联:和顺一门生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魏沁

上联:青山有约长当户

下联:秋水为文不染尘

乔华

横批:春满九州

上联:一元复始呈兴旺

下联:万象更新展宏图

宋琰

横批:一元复始

上联:银花万簇迎金牛

下联:火树千株展玉龙

陈国鸿

横批:牛转乾坤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刘志骋

横批:心想事成

上联:春风笑弹祝福歌

下联:飞雪喜送贺年帖

冯中钢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关向阳

横批:春和景明

上联:梅花带雪飞琴上

下联:柳色和烟入酒中

宁雪峰

横批:人寿年丰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吴璋荣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吴生珂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门迎晓日财源广

下联:户纳春风吉庆多

王玉堂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杨华

横批:兰薰桂馥

上联:长晷丽前荣蓬瀛春驻

下联:清芬飘合殿卿矞晴曛

潘志骞

横批:体性抱神

上联:四海高歌丰收曲

下联:五洲遍开幸福花

贴春联是过年时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辞旧迎新之际,红纸佳句衬托了节日的气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联产生于五代,至明代时已十分普遍。春联可贴于门板上端的“门心”,也可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称作“框对”,门楣上则贴“横披”。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从腊月廿三至大年三十贴都可,但是大多数是集中在腊月廿八、廿九这两天。而摘春联的时间各地差异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说、过节说和自然脱落说三种主要类型。

理事作品

丁蓓蓓

横批:瑞满神州

上联:细雨无声润万物

下联:和风有意迎新春

于功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春满神州舒尽卷

下联:牛临华夏入诗篇

于国伟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民富国强万物盛

下联:人和家兴百业昌

于智勇

横批:福缘善庆

上联:诗书惟我共

下联:世事与谁论

马雪宝

横批:华灯飞彩

上联:三阳开泰千门喜

下联:九域增辉四海春

王一凡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春归大地风光好

下联:冰花光动锦城春

王秀清

横批:事理通达

上联:一年之计春为早

下联:千秋事业志当先

王秀琴

横批:春和景明

上联:万象更新观自在

下联:鸟语花香月临溪

王建邦

横批:福寿康宁

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

王彦骏

横批:长乐无极

上联:寒雪梅中尽

上联:春风柳上归

王浩

横批:瑞满神州

上联:祖国与天地同寿

下联:江山共日月齐晖

关宁宏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共奉神牛迎瑞兆

下联:齐驱疫鼠仰群贤

李托

横批:金牛大吉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李磊

横批:迎春接福

上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

何占忠

横批:福泽千家

上联:漫天酥雨泽万物

下联:连夜春风暖千家

汪建邦

横批:大地回春

上联:紫燕乘风归故宅

下联:金牛踏雪破新田

张龙

横批:牛转乾坤

上联:红梅傲雪千门福

下联:碧野放牛五谷丰

陆建平

横批:浩然正气

上联:挺身勇灭官仓鼠

下联:俯首甘为孺子牛

欧阳飞

横批:平安幸福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周山

横批:合家欢乐

上联:满架诗书小周鲁

下联:一家和乐古唐虞

孟豫宁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金牛开出丰收景

下联:喜鹊衔来幸福春

赵凯龙

横批:春满人间

上联:山河有幸花争放

下联:天地无私春又归

赵怡智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九州瑞气迎春到

下联:四海祥云降福来

胡鑫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人和家顺年年好

下联:平安如意步步高

贾波

横批:知音识曲

上联:风声度竹有琴韵

下联:月影写梅无墨痕

徐达全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春风得意财源广

下联:和气致祥家业兴

姬宇铎

横批:福星高照

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聚九州四海财宝

黄镇

横批:春满乾坤

上联:爱看春山疑读画

下联:静研古墨试听香

曹红梅

横批:吉祥门第

上联:满屋诗书添丽景

下联:盈门桃李笑春风

曹强

横批:春和景明

上联:天将化日舒清景

下联:室有春风聚太和

蒋海淘

横批:新年大吉

上联:福气降临阖家福

下联:春光辉映满堂春

蒙古羊

横批:人和家兴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雷红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门迎春夏秋冬福

下联:户纳东西南北财

楹联起源应与桃符和春帖密切相关。先秦时期,我国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一对薄桃木板做成,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悬挂于门,以驱鬼压邪。至五代,皇帝孟昶曾在岁除之日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语写在了桃符上,所以有人将此引为对联的初例。到宋代,在立春时又出现了门上贴春帖的习俗,上书宜春的诗或句子。元代,春帖上的内容己经扩充到和立春时节无关的吉语,至明代有的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红纸成对的春联;有的则将联语题写刻于木板悬挂在亭台楼阁的楹柱上,则称为“楹联”,亦可代指所有对联。约在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文人书家开始参与楹联的艺术创作,楹联从过年民俗、建筑装饰又扩展到厅堂、书斋悬挂的书法对联,是为书法艺术与文学的绝佳融合之一。

部分会员作品

张红梅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雪消门外千山绿

下联:花发江边二月晴

任明

横批:春满九州

上联:雨洒亭竹图书润

下联:风过玉枝笔砚香

赵连瑚

横批:富贵祥和

上联:门迎春夏秋冬福

下联:户纳东西南北财

李峰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一枝红杏霑春雨

下联:两贴春联喷墨香

徐林

横批:新年快乐

上联:迎新春前程似锦

下联:贺佳节事业辉煌

安振华

横批:神州春浓

上联:牛耕沃野千山笑

下联:雪映红梅小院香

孙迎辉

横批:神州墨海

上联:点横撇捺书福字

下联:隶草篆真写新春

巩凡诗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惠风引水财源茂

下联:清气游春事业兴

马彦鸣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吉星永照平安宅

下联:五福常临积善家

楹联的种类繁多,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凡诗词歌赋、警句格言、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成联。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按字数分为:短联(十字以内)、中联(百字以内)、长联(百字以上)等。按内容分为: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交际联、寺庙联等。按修辞技巧分为:对偶联、修辞联、技巧联。按联语创作手法分为:自撰联、集句联、集字联。

主席团作品

刘银安

横批:辛丑大吉

上联:忠厚传家远

下联:诗书济世长

关宁国

横批:不忘初心

上联:春风添画意

下联:岁月赋诗情

范彦奎

横批:惠风和畅

上联:万物当春日生长

下联:崇山映水风清和

徐晓玲

横批:百事大吉

上联:天开美景春光好

下联:人庆丰年节气和

王博如

横批:兰幽气清

上联:水鸣山籁风奏松琴银浦流云初度月

下联:酒滴炉香花围坐暖玉堂仙骨气如冰

牛尔惠

横批:春和景明

上联:万里河山铺锦绣

下联:九天日月庆光华

郭鸿光

横批:以和为贵

上联:天地万情和至贵

下联:古今百善孝为先

席恒

横批:吉庆有余

上联:新年纳余庆

下联:佳节号长春

石虎麟

横批:金牛报春

上联:五陵春色烟霞近

下联:万里晴云翰墨新

屈子强

横批:和顺致祥

上联:吉星永照平安宅

下联:五福常临积善家

雷长林

横批:诗礼传家

上联:诗书为伴前程远

下联:仁善当先福报多

尤银春

横批:中华腾飞

上联:东方古国红旗舞

下联:大路长征骏马驰

徐建国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吴艺贤

横批:江山如画

上联:云卷千峰集

下联:风驰万壑开

潘志辉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文能载道兴国运

下联:歌以抒怀颂大风

许金平

横批:春和景明

上联:红梅映日祥云绕

下联:翠柳回风瑞气来

楹联又称对子、对联,是我国一种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历史悠久,相传起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楹联的起源首先是在文本内容上,源于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逐渐演化发展,其次与古代过年挂桃符、贴春帖(又作春贴)的民俗有密切关系,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

往期精彩回顾

艺术风尚?新消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闭幕,我区书法家宋琰刘银安当选为理事

艺术风尚?品读|“与古为师”——书法家汪建邦临汉碑八种

出品|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主编|丁莉

实习编辑|张梅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x/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