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打卡三周啦,孩子们坚持了么?

读厚一本语文书,学懂、学透才重要!

晚八点,老师们群讲座继续精彩分享,

温故知新,常读常新……

01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

//////

//////南柯老师://////

年少不懂《红楼梦》,再读已是梦中人。

不解曹雪芹,又如何能读懂红楼梦呢?今天,南柯老师就带着大家《红楼梦》的开篇词走进曹雪芹吧!

《红楼梦》作者正是清代的曹雪芹。这位写出不朽巨著的大文豪,一辈子过得也像书里的人物:年少轻裘白马,不知愁滋味;人到中年,生活压力扑面而来,于是一地鸡毛。

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只有年岁渐长、阅尽沧桑,才会更懂。

他出身望族,生于清代南京江宁织造府,家资巨富。加上祖母溺爱,跟贾宝玉一样,曹雪芹很是经历了一段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或吟诗作画,或弹琴下棋,日子过得心满意足。

对曹雪芹来说,那可能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

好景不长,他十三岁时,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叔父(一说父亲)曹頫被革职入狱,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曹家也从此日渐衰落。

昔日的荣华富贵,一下变成了黄粱一梦。

人到中年,他遗憾自己一事无成,决心著书立说,在隐居西山的十多年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将旧作《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不朽巨著《红楼梦》就此问世。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就是曹雪芹以自己身份来写的唯一的一首诗。

从富家子弟到穷困潦倒,直至凄凉离世,曹雪芹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把自己的甘苦、对世事的洞彻,都放进了《红楼梦》里。

读厚一本语文书,再读已是文中人。

02

《红楼梦》之“以貌取人”

//////

//////青扬老师//////

地生万物,千姿百态,惟人类最具灵性,独具魅力!在文学的领域里,作家善于捕捉人物外貌,把相形各异、性情不同的人物写的细腻灵动、栩栩如生,令我们为之叹服。四大名著更是塑造了诸多精彩的人物,其中人物的出场等特定的外貌描写极为传神贴切地展现了人物形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以貌取人”品人物!

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句子言简意赅,写出黛玉的气韵神情、美貌与聪慧,“病、泪、娇”都暗示了她的悲剧命运。

贾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精细地刻画,足可见宝玉身份之尊贵、特别,写出宝玉的精致的外貌、青春活力的气色和多情的特点。

王熙凤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浓墨重彩的铺陈,足见其威严的英美和性格的张扬,写出贾家二奶奶的奢华与俗气,写出王熙凤的志得意满,又和处于鼎盛时期的贾府相呼应。

薛宝钗

薛宝钗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来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淡极始知花更艳,摒弃艳丽装饰的宝钗,更显少女的青春娇艳,精华欲掩料应难,天香国色遮挡不住,大家风范自然而然,又符合宝钗藏愚守拙的深沉个性。

读厚一本语文书,品读经典,读写结合更有效。

03

王熙凤的才、识、毒、义

//////

//////范晶晶老师//////

四大名著是近几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的热点,单单是王熙凤就考过多次,“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传说中的“辣凤子”吧。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中的第九钗,出生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金陵王家,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内侄女儿、贾琏的正妻,贾府人称凤姐、琏二奶奶,贾母戏称其为“凤辣子、凤哥儿、凤丫头”,是金陵十二钗中刻画的非常成功的人物。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极其特别的角色,除她之外,很少有角色能让我们如此强烈的又爱又恨。我们在敬王熙凤之才、惜王熙凤之识的同时,却又不得不叹王熙凤之毒、赞王熙凤之义。

1

王熙凤之“才”

王熙凤之“才”在“协理宁国府”一节中已表露无疑,其思路之清晰、手段之凌厉、分工之明确、赏罚之分明为历代读者所赞叹。诺大的宁国府,王熙凤在几天之内便让其井然有序,着实让人佩服。故而曹雪芹先生亦对其赞叹有加:“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2

王熙凤之“识”

综合《红楼梦》全书来看,王熙凤乃是一位有才无识的人——虽然有才,但缺乏大局观念,无“识”。论起齐家之“术”,贾府裙钗中未必有人能及得上王熙凤,但论起长远之“道”,可卿和元春都远胜于她。可卿和元春是能够在烈火烹油时看到“衰荣无定在”的“大观”者,与之相比,王熙凤的种种作为只能算作她的小聪明。

3

王熙凤之“毒”

王熙凤之毒,想必无须多言。贪财、害命、破婚、欺下媚上……简直是数不胜数。兴儿作为贾府的下人,曾经这样评价王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原文中这样一曲可为佐证:“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段唱词之中,几乎没有一句责备之语,反倒是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惋惜。常言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王熙凤在可恨之余,又何尝不是很可悲的呢?

4

王熙凤之“义”

王熙凤在大观园之外的世界算不上正面人物,但在大观园内,她是一个纯粹的正面人物。

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琏二奶奶、荣国府的大管家,可谓风光无限。人们对于王熙凤的评价,向来褒贬不一。有人赞她聪慧能干,巾帼不让须眉;有人贬她心狠手辣,机关算尽反误性命。不过我们可以确信的是,王熙凤,她精明强悍,也风情万种;她心狠手辣,也大度仁厚;她恃才傲物,也怜贫惜弱。没了这位美丽洒脱的琏二奶奶,《红楼梦》将如明珠蒙尘,减色不少。

读厚一本语文书,“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知识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好啦孩子们,本周分享满满当当,希望这些内容让你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语文之美,探索生活之美!学习语文在路上,乐于学习的秘密在品读行,我们在品读行等你!新六语文暑假公开课提前燃爆来袭5大名师联袂亮相5次线上公开网课足不出户体验“学语文乐在品读行”!按捺不住想了解更多细节么?欢迎更多新老粉丝报名:“阅读有深度,作文要新意”绝对不容错过的精彩,尽在本次公开首演!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zp/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