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39.net/news/a_6185488.html

01

花食

在《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中,为了让洪七公吃人嘴短,好向郭靖传授武艺,黄蓉亲自下厨做了一菜一汤,还就菜名和洪七公掉了半天的书袋,郭靖在一旁如闻天书,就着剩菜连吃四大碗,洪七公便摇头叹息:「牛嚼牡丹,可惜,可惜。」

郭靖自然不会明白,洪七公这是在取笑他吃相狼狈,不懂享受呢。不过话说回来,「牛嚼牡丹」这个词倒是极有画面感——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剧照

春日里百花竟放,人们享了眼福,又想一饱口福,但谁也不敢多嘴一试,赶巧一只蛮牛经过,冲着鲜妍的牡丹就是一通乱嚼,还流了满地的哈喇子,人们这才恍然大悟:花不仅美丽芬芳,而且还可以吃,说不定还很好吃。

当然,最早被国人搬上餐桌的花或许并不是牡丹,而是菊花。

▲江西修水金丝皇菊

早在战国时期,《离骚》中就有这样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忙着忧国忧民,没工夫描述菊花的味道和口感,但凭着「花洁,食花者更洁」的内涵,「餐花饮露」的风俗足以流传至今。

算是误打误撞。古人想必不会知道,花是植物的生殖器,正如黄膏之于螃蟹。

本来想的是鲜花入馔,唇齿留香,不成想花远比茎叶更有营养,诸如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不管怎样,花食流行了起来,而且花样百出,远远超出今人的想象。

02

主食

南宋的林洪写过一本《山家清供》,书中记录了各种花的食用方法,诸如菊花、梅花、莲花、桂花、栀子花、玫瑰、月季、牡丹、茉莉花、杜鹃花……堪称古人食花的百科全书。

还是拿菊花举例。

▲白菊花

用盐水焯后,再与稻米合煮成「菊花饭」,据说味道绝佳。而在云南,人们还会将菊花切碎,拌入鱼肉末之中,制成「菊花鱼丸」。

既然可以煮饭,又何妨煮粥呢?在蝉鸣风静的夏日,荷花无疑最适合与糙米合煮,「荷花粥」自然冷却后食用,香远益清之余,别有一番空山新雨般的清凉。

▲荷花

在唐代,花开始成为面食的内馅,比如包子、饺子、馄饨等。比如五月的「槐花」,可以用开水焯,再捣碎制成内馅,和面做饼,清香怡人。

到北宋,书法家郑文宝独创了「云英面」,用的是百合花、莲花,可不是混着一通乱煮,而是将花瓣捣碎成泥,与面粉裹在一起制成「花面」。

宋人还发明了「拖油煎炸」,一般用玫瑰、牡丹、玉兰、茉莉。做法是在稀面糊中加入蛋清,再裹住花朵,入锅炸透。吃起来香酥可口,有些类似于日本流行的天妇罗。

▲厄瓜多尔超级玫瑰

当然,也不能随便看见一朵花就捣成泥裹面糊下锅油炸,总要有所取舍,要知道很多花都是有毒的,比如铃兰、曼陀罗、夹竹桃、一品红等。

03

菜肴

和蔬菜一样,花本就是植物,可以做辅助食材,也可以自成一道菜肴。

最常见的莫过于烩炒,比如「牡丹花烧肉」、「金银花炒肉」、「玉兰花炒蛋」等。鲜花配肉,爽滑流油,听上去就让人食指大动。

▲国花牡丹

当然,也有清淡直接的做法。

比如在南方的清晨,大可踏着露珠去山上摘取大瓣的「栀子花」,取井水洗净,入锅清炒,花瓣在油锅中砰砰作响,散发出迷醉的清香。

栀子花既鲜且嫩,两三分钟便可出锅,举箸放入口中,清香从舌尖传入大脑,麻痒遍体恍如触电,肥嫩香滑更是难以言传。

▲栀子花

或是凉拌。比如「石斛花」,加少许盐简单搅拌即可食用,算是古人的「沙拉」。又比如南宋高宗吴皇后最爱的「梅花齑」,取姜、椒、茴等佐料,与梅花一起搅拌捣碎成浆糊状。

还有金针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花菜」,它还有个更文艺的名字「忘忧草」。

▲金针花(黄花菜)

黄花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鲜嫩,爽滑如同木耳。可以炒菜,也可以入火锅。

说到火锅,不得不说「菊花火锅」,这是慈禧太后最伟大的发明——

在火锅内兑入鸡汤,煮沸后取白菊花瓣净洗,撕成丝撒入锅中。待菊花清香渗入汤内,再将生肉片、生鱼片等入锅涮熟,取出后蘸料汁食用。

▲现代版「菊花火锅」

菊花火锅取鲜鱼和、肉的鲜味,再缀上菊花自带的清香,可说鲜香无比。

04

甜点

花可以表达最强烈的情感,却又脆弱无比,再美味也总不过一季。

味觉即记忆。其实,只消一点耐心和勤劳,便可以将这份稍纵即逝的韶华变成美味佳肴,在舌尖上年复一年地保留,比如《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的杭州特产「桂花糖蜜」——

赶在桂花飘落之前,在树下铺上洗净的被单,秋风扫过,花落无声,不多时便可收集到一堆金黄色的桂花。然后盐渍,逼出水分,再晒干,用白糖腌制,最后封存在密闭的罐子里。

▲杭州特产-桂花糖蜜

这便是可以享用一整年的桂花糖蜜,甜中带咸,回味悠长。

到了明代,花食的制作工艺更上层楼,出现了「花膏」、「花酱」。花膏是将花朵捣碎,用蜜糖腌制,形成稠状物。花酱与花膏相仿,只不过用的是盐、卤、油一类调料,当然还有糖。

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过:「吾人何用餐烟火,揉碎梅花和蜜霜」。一听说有梅花可以吃,他的哈喇子便可以从嘴角一直流到裤管。

▲梅花

明清时出现的「印饼」也是极有名的。做法与花膏类似,仍是将花朵捣碎成泥,加糖,放入模具中制成——这也是如今「鲜花饼」的原型。

鲜花饼最有名的产地自然是云南。在「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条最具代表性:鲜花当蔬菜。虽然云南地形特殊,四季如春,但落英缤纷也总是有的,这也常常教人莫名伤感。

▲云南鲜花饼-青稞玫瑰

云南人不忍看鲜花零落成泥,于是将花瓣晒干,捣碎制成「鲜花饼」。

所使用的花可说是千娇百媚,除了常见的菊花、玫瑰花、玉兰花、杜鹃花之外,还有芭蕉花、石榴花、山茶花、金雀花、苦刺花等,几乎惊动了整个鲜花王国。

05

茶酒

「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

在将将过去的深秋十月里,宋代范成大的这首诗尤为应景,重阳佳节正是饮菊花酒、吃大闸蟹的良辰吉日。当然,其实早在西汉,饮菊花酒就已成为重阳节的习俗。

▲菊花酒

需要强调的是,菊花酒不是「酿」成的,而是「泡」成的。做法一目了然——鲜菊花去蒂、洗净、晾干,泡于低度白酒中(一般为10°左右),24小时后即可饮用。

对了,夏天的荷花除了煮粥,也是可以泡酒的,明代诗人梁纲就曾写过一首《荷花酒》——

共君曾到美人家,池有凉亭荷有花。

折取碧筒一以酌,争如天上醉流霞。

▲低度桂花酒

一夜桂花雨,满城秋意浓。在杭州的桂树下赏花,酒里茶里都是花。桂花清新怡人,很早就用来泡酒、冲茶。

在温柔富贵的江南,「花茶饮」盛行甚广,并不只是文人雅士的偏爱。除了秋天的桂花、菊花,更有玫瑰花、月季花、金银花、茉莉花等。

▲山东平阴朝露玫瑰

还是在宋代,花除了泡酒冲茶,还有一些顺应时令的食用方法。

比如,每逢酷暑,街头巷尾总是花香不绝,它们是「暗香汤」(梅花)、「天香汤」(桂花)、「茉莉汤」等。跟酸梅汤一样,这些花饮有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防暑消夏。

在西方人的美食和料理中,花则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只消一眼就令人垂涎欲滴,比如精致可爱的马卡龙。

▲玫瑰马卡龙

食用之余,花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非仅仅用作一时的礼物。

而在今年的ADM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中,24季赋予了花不一样的内涵——

我们在现场动用数百朵玫瑰花、绣球花,绘成了一副「世界地图」。

▲鲜花世界地图丨24季在ADM

这也是我们参展的初衷,作为美好生活的提案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件作品,向每一个路过世界的人传递爱与诚意,推广美好的生活方式。

CW/K

PG/

对了,ADM展今天开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24季将准备更多的惊喜。

就在老杭锅(东新路号),

欢迎你随时来24季的家里玩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x/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