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常在清华校庆日前后盛开,因其颜色与清华校旗、校色一致,被清华人视为「校花」之一。

八袋长老

谈起清华紫,几乎是每个清华人的共同记忆。早在年,《清华年刊》就刊登了英文校歌和校呼以及校旗色紫色和白色,如今,在校园生活中,清华紫几乎随处可见。但你知道吗?按照科学标准,标准清华紫的RGB值是(,52,)。你确定自己真的了解清华紫吗?

作为一个在T大混迹了5年以上的「土著」,不必说尝遍14座食堂的所有菜品饮料,也不必说解锁校内所有类型的学生活动,单就是知道校内有多少流浪猫也足以荣任「土著长老」了。

但是如果你非得问我清华紫到底是什么样的紫,那我也只能仰望星空、手指祥云,沉思片刻然后面带微笑地回敬您:「清华紫就是酱紫的!你看就是我脑海里面出现的这个颜色!」

工科男的清华紫

作为一个爱生活爱思考的博士生,我不禁对这种现象陷入了沉思,经过长达一分钟的思索,我终于总结出了关于清华紫的两条性质:

1.清华紫第一定律(FirstlawofTsinghuaPurple):一个人在没有见过清华紫之前是想象不出来清华紫是什么样紫的。

2.清华紫第二定律(SecondlawofTsinghuaPurple):一个人在见过清华紫之后也很难告诉别人清华紫是什么样紫的。

第一条很好理解,就像女娲捏泥造人的时候,尽管她会在脑海中构思和想象即将诞生的泥人会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一万个泥人里总有一万个不像她想的那样,所以她最后放弃捏泥人而改为用树枝蘸泥浆到处撒了,我想大概应该是因为心累了吧。

对于没有见过的颜色,凭借想象恐怕总会有些偏差,想象终归是想象,最多也就是无限接近而无法到达吧。

第二条也不难理解,虽然我爸妈向别人提起的时候会说我长得像只猴,言简意赅,形态体貌特征一应俱全。但是向别人描述颜色的时候,你也许就没那么走运了。比如说吧,你让别人先想象一下紫荆花的颜色,然后告诉他再紫一点,哎对,再紫一点就是清华紫了。那我觉得你的脸上随后出现的五根长条形的呈放射状的紫色印迹应该会更加接近清华紫的颜色。

所以啊,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以及尽一己所能打破清华紫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十分爱生活十分爱思考的吃货博士生,我不禁对这种现象又陷入了沉思,经过长达半分钟的思索,我终于想到了如下所示的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饮品调配实验1清华紫配色实验即“紫荆花开”饮料品尝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清华紫的配色过程,体会清华紫的含义;2.打破清华紫第二定律,能够精确地向清华同学及外校好友介绍清华紫。

二、实验原理:

向某蓝莓汁里添加某酸奶时,某蓝莓汁的紫色会被稀释;当混合液紫色与清华紫无肉眼可见色差时,即得清华特色饮品“紫荆花开”标准配方。三、实验仪器与试剂:锥形瓶,具塞刻度试管,胶头滴管,某蓝莓汁,某酸奶,清华牌酸奶四、实验步骤:利用上述仪器分别配制含有蓝莓汁体积分数为0%,10%,20%,30%,…,80%,90%,%的十一份蓝莓汁与清华牌酸奶混合物,通过肉眼对比确定标准清华紫所对应的浓度,得到清华特色饮品“紫荆花开”标准配方。并分别尝试,以确定不同浓度口感。

五、结果与讨论:

考虑到拍照条件以及照明亮度,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清华紫的颜色在肉眼辨别条件下与含有某蓝莓汁体积分数为80%的「紫荆花开」饮品最为接近。

在一般味蕾辨别条件下,某酸奶酸度较为锐利,某蓝莓汁甜度过于浓郁。从混合均匀度、颜色诱人度以及震荡不起泡现象进行分析,证明将某酸奶以及某蓝莓汁等按照1:1体积比进行混合的时候,饮用口感最佳,酸甜适宜,滑软爽口,是居家旅行必备佳品,冷藏之后风味更佳。

但是如果你不是像我八袋长老一样具有高超的实验操作技巧(比如本实验需要的精确计量液体体积而实验仪器表里却没有量筒)、敏捷的思维意识(那是因为我用了带有刻度的试管)以及百毒不侵的强健体魄,我还是劝你别在实验室吃鲜花饼或者喝紫荆花开了。也许下面这个例子能让你明白我的苦口婆心:话说「汞电极」之所以会被尊称为「甘汞电极」,那是去纪念为了科研而亲口尝试汞电极的科研工作者,因为他在弥留之际告诉周围人说那玩意儿是甜的!先烈固然可敬,但…还是要珍爱生命…这个时候啊,我又动了一个歪脑筋,为什么不用平易近人的「清华牌酸奶」去代替贵得离谱的某酸奶咧?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机智如我怎可能屈居人后!不过「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这一溜的紫荆花开全都絮凝了!!作为一个特别爱生活特别爱思考的博士生,我不禁又对这种现象陷入了沉思,经过长达半分钟的思索,我终于想出了答案!那就是---「清华牌酸奶」太纯了,没什么添加剂,所以不稳定!所以也就能看到向牛奶中滴加柠檬汁时类似的现象了!详细原因可以咨询一下非常优秀的化学系或者化工系博士生,比如说段子手毕导~文艺青年的清华紫作为一个特别爱生活特别爱思考的工科博士生(反复强调),我一向是不吝啬公布我的研究成果的,就像上面得之不易的紫荆花开配方!但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针对清华紫这一主题啊,我也非常得体地不耻下问了一些文艺青年们。

那些个文艺小青年啊,整天不学无术,连实验报告都不会写,就知道捯腾个单反,可是他们竟然凭借这个,还曾经获得过给女神拍照的机会!

不过听说女神好像已经嫁人了欸,对象好像还是个倒卖相机的!哎,这年头倒腾相机的不如倒卖相机的,冥冥之中似乎也印证了那句古话吧!但当他们被问及如何理解清华紫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居然也暂时离开了那部耗尽他们全部的机器,泛出了点异样的神采…他们说“门外柳芽春几顷,东风开遍紫荆花”;他们说“青石犹念跫音暖,丁香未解雨巷情”;他们说“春鸟歌来香不掩,暖风徐至紫藤开”;

他们说“寒窗四载韵奇志,跃马九州披紫袍”;

他们说“君心当伴书香远,半世芳华寄紫笺”;听着他们说这些的时候,我连我什么时候和这一帮文艺小青年产生的交流隔离都不知道…理科生的清华紫好歹在高中也是当过三年理科生的,对于上面那帮小子的回答,虽然觉着不明觉厉吧,但也确实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首先他们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好像在他们眼里,清华紫和春天就画上了等号似的,总给人一种「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错觉!之所以说朱熹这句话错,原因很明显---违反了「清华紫两大定律」!首先我不认为朱老夫子能够在其在世的近70年里平均每2.5天会认识一种和以往都不一样的紫色;其次我更加不会同意像朱老夫子这种皓首穷经的前辈没事会想象出来一万种紫是什么样子的。除非……朱大爷是孙猴子转世会72变,又或者他的Photoshop玩的和我一样6,能够在半天时间内变出72种紫色或者搜集并模拟出下面常见的72种紫色以及它们名称、RGB值、CMYK值和16进制值。黎明即起,学习P图,在浮图学圃;既昏便息,关机锁户,先存档出图。---《朱子家训》不过可惜的是,在朱大爷那个年代,任凭老夫子知识再渊博,也是不认识PS两个斗大的字母吧!所以结论就是所谓的万紫千红就是文艺老大爷开的国际玩笑,是夸张的,是修辞的,是不符合逻辑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其次那帮文艺小青年还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但凡有一点理工科思维的清华人都应该清楚,那就是如果想要证伪一个命题,举一个反例就可以了。可以如果想要证明一个命题,那就得踏踏实实地证出来,或者就用穷举法,就是要把所涉及到的符合条件的例子不重不漏地举出并证明。所以你会发现,我读的书的确多,是不会骗你们的。如果你们更加细心,还能发现,在光照等条件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丁香花终于证明了它是丁香花,但是紫藤花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紫藤花它爹妈说不定还会因为孩子的长相打起来,到时候丁香花和马鞭草估计都得背锅…哦,如果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选择的测试点不对,请允许我做出一个悲伤的表情。文科生的清华紫不过清华紫到了文科生这里就有了不同。来,就查文献吧!首先呢就是顺藤摸瓜,轻而易举就查到了被理科学生说的神乎其神的RGB啦、CMYK啦、16进制啦,原来也就那么回事!先说RGB,我假装你们都知道颜色的叠加原理,所以不同亮度和颜色的光叠加在一块,最后显示的颜色是不同的。然后再想象有三个灯泡,分别能够发出红光、绿光、蓝光,而且每个灯泡的亮度都是可以从0-有个可调档位。然后把这三个灯泡发出的光叠在一起,然后调节不同的档位,你可以获得3=种颜色的光,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工业界和大多数显示器采用的标准。

写到这里我突然满头黑线,因为我突然觉得朱老夫子的「万紫千红」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说说16进制颜色了,16进制就是数字计算中满16向上一位进1,是用A-F表示10-15这6个数的进制,和我们常用的10进制和2进制没有根本区别。但不用10进制或者2进制而采用16进制是因为16进制颜色是用于基于计算机浏览器开发的媒体---网页上的,而网页颜色是以16进制代码表示。所以16进制颜色就应运而生了,从本质上来说和RGB颜色没有本质区别,大概也就是做了一个类似于数学转换的事情吧。如果说RGB是基于光源的颜色叠加,也就是说通过显示屏自身发光让我们感知颜色,那么CMYK就是基于反射光的颜色叠加,就是通过物体的反射光让我们感知颜色的。换句话说就是自然光照射物体的时候,没有被物体吸收掉的那部分颜色的光经过物体反射叠加之后进入眼睛,然后眼睛告诉我们那玩意就是这种颜色的,所以叠加原理自然是不同的。RGB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叠加的体系,主要用于显示屏显色上;而CMYK是天蓝(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色料三原色的混色原理加上定位黑色油墨(black)形成的体系,主要用于印刷品上。我觉着吧,只要你不是个粉刷匠,那么我们平时用的比较多的就是RGB配色系统了(即便我们举目四望之处尽是CMYK反射光叠加现象),尤其是配合计算机显示器的各大软件,网页等等。比如最近很火的很厉害的Word哥就是采用的RGB配色系统,当然如果你像八袋长老我一样是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x/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