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厢记》读起(二)

SPRING

话说张生花了钱,在普救寺住下了。失眠了一夜后,第二天他早早起床,远远的瞧见老方丈向他走来。

这老方丈没其他特点,单就那顶光头极其吸引人。俗话说得好啊,每一个成功的方丈,都有个锃光瓦亮的脑门。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方丈拿了张生的香火钱,正要和张生打招呼,张生劈头盖脸来了一句:哙,亮起来了!

emmm,好像走错片场了……

张生回过神来,主动聊了起来:“老方丈,小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方丈道:你不当讲!

啊不——,方丈道:“你但说无妨。”

崔家女艳妆,莫不是演撒你这个老洁郎?——《西厢记》

“演撒”是方言,意思是“勾搭引诱”,张生的意思是,崔家小姐打扮的那么花枝招展,不会是要勾搭你这个老和尚吧?

老方丈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张生道:“什么清白,你看你这么大一个寺庙,都没别人来回话,却麻烦人家小姐的丫鬟来回传话?”

方丈正经道:“老妇人治家严格,她不让别的男人进。”

张生嘴上依旧嘟囔着“这秃驴还嘴硬不承认”,但心里已然信了。

他亦喜亦忧,喜的是没别的臭男人接触崔家小姐,忧的是他就是臭男人,也无法接近崔家小姐。

话说张生为什么会怀疑和尚不干不净呢?一方面张生在套话,另一方面他可能听说过一个故事,具体情节呢,请诸位移步隔壁《水浒传》,去品一品杨雄石秀潘巧云裴如海的故事。

但张生可是个聪明人,他自幼熟读兵法,兵家典故三十六计那是张口就来:既然对方的防线这么严密,那我绕过不就得了?

今日乳法√。

张生见老方丈前前后后的忙活,便问了缘故,老方丈说崔家小姐孝顺,做一场法师报父母之恩。

张生一听,心生顿生一计,当场就哭,眼泪马上就落了下来:

(末哭科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西厢记》

张生的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昊天罔极”的意思是比喻父母恩德极大。

张生边哭边说,你看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我无以为报。小姐是个姑娘家都有这种心思,但我人在江湖飘,还没给父母烧过纸……麻烦老师傅慈悲为怀行个好,让我也顺便祭奠一下父母。

说着,他便掏出了五千香火钱。

老和尚一看,忙说:“哎呀哎呀这可使不得。”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老方丈一口答应,张生稍微舒了一口气,转头就问小和尚:

(末背问聪云)那小姐明日来么?——《西厢记》

张生你这狐狸尾巴露的也太快了呀!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张生感慨:“唉呀妈呀,这五千块钱花的不亏!”

张生这波操作一气呵成,我不禁点了个赞。

这还不算完,张生还拦住了莹莹的丫鬟红娘,深拜一揖。

红娘说:“你干嘛?”

(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西厢记》

好家伙,人家只瞧了你一眼,你连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红娘白眼一翻:“谁TM问你了?”并且劈头盖脸引经据典把张生骂了一通。

(红怒云)先生是读书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君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向日莺莺潜出闺房,夫人窥之,召立莺莺於庭下,责之曰:“汝为女子,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视,岂不自耻。”莺莺立谢而言曰:“今当改过从新,毋敢再犯。”是他亲女,尚然如此,可况以下侍妾乎?先生习先王之道,尊周公之礼,不干已事,何故用心?早是妾身,可以容恕,若夫人知其事,决无干休。今后得问的问,不得问的休胡说!——《西厢记》

张生虽讨了个没趣,但他的目的已然达到,布局也已完成。

想追女生,先攻占她的外围阵地。

(未完待续)

——苏幕.2.1

冥想者苏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x/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