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南沙又迎来一个重磅消息,投资逾百亿,打造一个道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和三大产业谷。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要数三大产业谷,主打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又有数字经济产业,更有精准医疗和健康旅游。

随着三大产业谷的建设推进,南沙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带动人口加速汇聚。

三大“产业谷”横空出世

继南沙站建筑概念方案曝光后,南沙再次迎来了大手笔——在明珠湾和南沙枢纽板块,谋划建设三大“产业谷”——生物谷、数字谷和健康谷。

这是5月26日,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发布的6月招标计划表中释放的消息。

这三大“产业谷”名头不小,主打的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物谷主打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数字谷主打数字经济产业;健康谷主打精准医疗和健康旅游。

从此次招标计划表可以看出,生物谷、数字谷和健康谷主要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生物谷依托横沥工业园、同兴工业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配套设施。

别小看这两个工业园,已经初步形成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聚规模,沃森生物、康乃馨、宝天生物、一品红、王老吉、九毛九、久久福、双桥淀糖、五谷磨房、茶里、真牛馆、北大荒、甘棠明善等企业已经落户。

数字谷定义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产业,目前主要建设数字谷内的市政道路。

健康谷则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复旦大学牵头建设,总投资达亿,拥有先进的P3实验室),建设内容为完善内主干路网及启动区道路。

未来,三大产业谷将作为南沙打造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高地的主力,构建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产业谷有望在6月完成招标,配套设施完善后,有望打开产业新局面。

目前,生物谷一期、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勘察、方案及初步设计正在招标中(6月16日10时截止)。

南沙迎来产业爆发期

三大“产业谷”只是南沙产业爆发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南沙的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灵山岛作为总部经济集聚区,是南沙重点发展的区域,目前已现雏形,省交通集团智汇晶谷、星河总部2.0、欧昊总部、时代湾区总部、粤海湾区中心、小马智行等11个企业总部和强企业入驻。

横沥岛作为接棒灵山岛的又一爆发区域,主打金融产业,发展速度之快,让人咋舌,开始迈入快速发展期,除了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未来广州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等高端金融项目都将一一在规划蓝图中兑现。

沿着灵山岛、横沥岛一路南下,被寄予厚望的万顷沙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除了发力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外,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就有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美的工业园、保利电商港、唯品会保税港、南沙港码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产业集群,如今,又加入了三大产业谷,前景不可限量。

现在的南沙可谓多点开花,庆盛、龙穴岛、蕉门河及南沙湾区域的产业也在逐步完善中。

汽车、造船、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构成了南沙产业发展的基石,加上正在发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业前景十分可期。

产业爆发加速人口聚集

南沙产业爆发后,势必会引发化学反应:加速人口聚集。

南沙现在最缺什么?缺人。

目前,南沙的常住人口才90万,离既定目标还有很大的缺口:年人口要达到万人,年则要达到-万人的规模。

如何补上这个缺口?南沙的思路是,发力产业,用产业来引人,虹吸人口。

如今,随着产业体系的逐步完善,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铺开,南沙也开始迎来了人口收获期。

去年,汇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就有1.5万人,比以往有了明显增长,目前南沙区实际管理人口已破百万。

南沙产业这步棋,既能增强南沙的竞争力,也能为其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

除了产业,南沙还有吸引人口的另外一大利器——连接三大都市圈的综合交通枢纽——南沙站。

该枢纽引入南沙港铁路(已建)、深茂铁路、广中珠澳高铁、中南虎城际、肇顺南城际,接入地铁18号线(已建)、15号线、38号线等。

未来建成后,可以把深圳都市圈的深圳、东莞,广州都市圈的肇庆、佛山以及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珠海、中山、江门等城市都串联起来,甚至把港澳也连接上了,有望虹吸周边城市人口,为南沙注入可观的人口增量。

此外,南沙还有意从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引人。

最快地铁18号线,把广州市区与南沙的时间缩短到30分钟,打造真正的半小时生活圈,吸引城区人口往南沙转移,打破“公司在南沙注册,市区办公”的尴尬局面。

深中通道万顷沙支线,使得南沙30分钟通达深圳,就近对接深圳的产业资源,吸引深圳人口外溢到南沙、未来还有22号线、广深磁悬浮的助力,广深两地人口流动会更频繁,南沙有望在抢人方面大有作为。

不仅要引人,也得留人,这方面,南沙功课没少做。

近年来,南沙干得最卖力的一件事就是配套先行,不断完善轨道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已经颇具成效,目的很明显:人来了,把人留住。

可以说,南沙良好的产业氛围、不断完善的交通和公共配套,已经呈现出“更多的流动人口转化为常住人口”的大趋势,未来这种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

顺便提一句,人口有了,南沙库存庞大的难题,自然而然也会迎刃而解。

派队查了一下广州中原最新的数据,目前,南沙库存消化周期超过20个月,达到了25.7个月,是广州11个区中最高的。

产业引人,配套聚人。把产业的功课做好、配套完善好,南沙缺人的局面便有望破解,越来越多的人口也愿意来南沙工作、安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x/1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