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预测身高,能阻击性早熟,还能hell
妍妍今年还不到7岁半,最近身高突然长得很快,达到1米40。最快的时候,一个月就长了1厘米。同时,乳房也有发育的迹象。 妍妍妈妈姜女士有些担心,医院儿科做检查。医生建议拍X光测骨龄,姜女士心里犯起了嘀咕: “为什么要测骨龄?” “孩子这么小,拍X光安全吗?” 什么是骨龄? 骨龄,顾名思义就是指骨骼的年龄。 就像树有年轮,不同年龄的骨骼,其发育程度也有一定标准。骨龄能够较精确地反映人从出生到完全成熟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正常情况下,骨龄应该和实际年龄相对应,上下偏差在1岁以内都属于正常。 由于骨骼生长板都处于身体内部,所以医生需要借助X射线拍片,判断骨骼成熟度,根据国家骨龄标准计算得出骨龄。 为什么要测骨龄? 骨龄是反应体格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与身高、体重、围度指标相比,骨龄能更精确的反映少儿实际发育水平。作为衡量儿童体格生长情况的方法,骨龄测量在医疗行业已经广泛应用多年,同时也被大量应用于体育领域和司法领域。 当孩子出现生长发育疾病时,就会通过骨骼发育成熟度体现出来。所以测量骨龄在一些内分泌疾病、发育障碍、营养障碍、遗传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分析与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经测量,妍妍的骨龄已经达到10岁,而且检查显示她的性激素水平偏高,乳房开始发育,具有真性性早熟倾向。 性早熟会扼杀孩子的身高与健康,测骨龄却可以把性早熟扼杀在摇篮中! 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物降一物! 除了“火眼金睛”探知孩子的性早熟和各种疾病, 测骨龄还具有很多神奇的“超能力”! ?预测孩子未来的身高 性早熟的孩子,会过早停止骨骼生长。骨龄大于实际年龄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Ta的身高没有优势,其生长潜力丢失明显,成年终身长不高。 同样的道理,如果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身高是正常的,身体健康的情况下,Ta拥有较多的生长潜力和空间,其最终身高不会太矮。 请注意,年龄越小的孩子预测的准确性越差,一般来说6周岁以下的孩子不用骨龄来预测成年终身高。 ?帮孩子抓住最佳长高期 骨龄是一把带有精确刻度的发育尺,可以判断儿童的生物学年龄,更准确地把握身高突增期、青春期等长身体的关键阶段。 ?协助诊断疾病 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骨龄比实际年龄小2岁以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中枢性性早熟的儿童骨龄比实际年龄大2岁以上。 什么情况下建议拍骨龄 测骨龄虽然有这么多神奇的能力,但也并非每个孩子都要测骨龄。 拍骨龄需要借助放射科X光摄片机,虽然骨龄拍片照射时间很短,并且一般是拍摄手部,远离躯干和身体脏器,辐射量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是十分安全的、但还是不建议孩子们常规、尤其是频繁的拍骨龄。 以下情况,可以考虑拍骨龄: ?身高明显落后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尤其是达到矮小的标准,需要拍骨龄。 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孩子的身高一直在班里排在前3位,或者孩子的身高比同年龄落后超过10cm。 这部分孩子往往可能存在生长发育性疾病,需要找专科医生评估。 ?孩子的身高近期长的特别快,建议拍骨龄。 青春期发育前孩子的身高增长是比较匀速的。如果发现孩子的身高增加特别快,那就需要注意可能出现发育了,尤其是8岁前的孩子,要担心性早熟的问题,这时医生会建议拍骨龄,了解具体情况。 ?发育蹿高后,身高增加开始放慢时。 生长速率每3个月不到2厘米时,如果这时孩子的身高还是不理想,建议拍骨龄了解生长潜力和空间,进行成年终身高的预测,这时的骨龄预测是非常准确的,很有经验的小儿内分泌专家误差可以控制在1厘米左右。 ?某些专业对孩子身高有特殊要求者。 需要预测成年终身高者,可以拍骨龄,辅助预测成年终身高。 骨龄需要经常拍吗 骨龄的拍摄与否应该是由专业的医生根据具体临床情况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每半年或1年复查一次即可,特殊情况下,才会选择3个月左右复查。 骨龄的影响因素非常多,骨龄的判读水平千差万别,骨龄在小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又非常重要,如果您的孩子出现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时,请及时找到擅长小儿内分泌领域的儿科专家,请专家帮您把关! 本文部分内容出自王春林大夫原创文章《医生,我家孩子什么时候拍骨龄?》 浙大一院梁黎名医工作室 落户义乌啦! 10月7日上午,“浙大一院梁黎名医工作室”医院挂牌。医院副院长黄洪斌为梁黎教授颁发聘书。 10月份起,梁黎教授团队将每月定期在我院儿科门诊坐诊,把先进的临床技术和医学理念输送到义乌,医院快速提升儿科医学发展水平。 专家 简介 浙大一院梁黎名医工作室 梁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大一院儿科主任 第17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青春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顾问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组长等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主编专著4部,副主编2部,参编9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王春林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浙大一院儿科副主任兼新生儿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兼秘书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厅等7项科研项目。发表近百篇论文,SCI收录论文10余篇。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1项和浙江省医药卫生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参编多部专著、教材。 方燕兰 博士(在读) 浙大一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儿童罕见病学组委员 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儿科内分泌疾病诊治及发病机制研究。擅长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一切为了病人! 一切服务病人! 一切方便病人! ◆◇诺贝尔奖告诉你:癌细胞遇到克星了! ◆◇医院急诊区域有免费WIFI啦! ◆◇医院专家坐诊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t/8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2岁的女孩性早熟,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个h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