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植保再来复习一下各种植物营养元素
绿色祛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777885.html 一、氮素对作物的生理作用 1、氮素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一般含有16—18%的氮素,氮素供应充足蛋白质合成的多,原生质的构成就有充分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快、增长迅速、植株高大、枝叶旺盛、根系发达为高产奠定基础。 2、氮素还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绿素是含氮的有机物,在叶片上叶绿体起着吸收光能的作用。通过叶绿素供应的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为碳水化合物。 3、氮还是一些酶的组成部分,这些酶可以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植物体内的维生素生物碱等都含有氮素。氮素不仅是植物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参与植物的多种生化过程,氮与植物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没有氮素就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植物。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1)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 (2)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氮肥所占份额居磷(P)、钾(K)等肥料之上。 二、氮肥的种类 常用的氮肥主要品种可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肥4种类型。 各种氮肥主要品种为: (1)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 (2)硝态氮肥:有硝酸钠、硝酸钙; (3)铵态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 (4)酰胺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三、作物吸收氮的丰缺现象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是有定量的,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就会出现缺素症而影响生长,如果施用量过大也会给植株造成危害。 1、部分作物的缺素症状 水稻:植株瘦小、分蘖少、叶片小,下部叶片首先发黄。 玉米:植株矮小、茎细、生长慢,叶片自下向上失绿发黄。 大麦、小麦:叶片短窄,茎部发黄,老叶尖干枯分蘖少,籽粒小而少。 叶菜类蔬菜缺氮表现在叶绿素含量低,外部叶片褪绿,老叶片退色,缺氮严重时全株呈黄色。 绿色菜,叶片呈黄绿色,结球叶菜莴苣、大白菜、甘蓝等包心延迟或不包心,果菜类果实变小或畸形。 黄瓜缺氮,叶呈黄绿色,茎细而且干脆、黄瓜表面剌瘤增多、黄瓜条短小出现尖嘴瓜、细腰瓜等畸形。 番茄叶片的主脉由黄绿色变为深紫色,植株抗病性减弱,易感染灰霉病和马铃薯疫病,茎杆变硬,成深紫色,果小而少。 洋葱缺氮叶片小而且窄、叶色浅绿、叶尖呈牛皮色,逐渐全叶变成牛皮色。 苹果缺氮叶片小、较老的叶片为橙色、红色或紫色。新生梢褐至红色,果实小且高度着色。 2、氮素过剩的表现 氮素过剩或施肥过量,施肥方法不当同样会影响作物生长:氮肥施用量过多会造成硝酸根积累。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过量施用氮肥还会导致蔬菜水分吸收受阻,有的作物造成陡长。 小麦底肥氮素施的过多,会造成冬前旺长,植株细高,冬前分蘖过多,抗寒能力减弱,返青后氮肥施用量过多,植株过高,抗倒伏能力弱,延迟灌浆时间,成熟期晚。 蔬菜上过量施用氮肥使土壤溶液和土壤胶体吸附的铵离子过高,蔬菜过量吸收铵离子造成铵盐中毒。 番茄铵盐中毒后在茎上形成褐色小斑。甜菜顶端出现黄叶,结球蔬菜(莴苣、大白菜、甘蓝)叶柄内侧出现变异的组织,氮肥施用量过多还会造成氨气、亚硝酸气体的危害。 黄瓜的氨气危害形成不定型的褪色斑。开始象开水汤过,后来变成褐色。 甜椒受亚硝酸气体危害,未成熟叶片出现畸形。茄子产生白斑。 一些根茎类的作物如萝卜、甘薯、马铃薯、地上部叶片旺盛但地下部长不好,有的甚至发生病害。 四、磷素对作物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的表现 1、磷素的作用 P是植物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从他的作用效果来开,只要是增强植物的抗性(如:抗寒能力),促进跟根的生长,提高果实的口感等. 磷是一切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构成核蛋白磷脂和植素等不可缺少的组分,参与植物内糖类和淀粉的合成和代谢。施用磷肥可以促进农作物更有效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增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增多穗粒,籽实饱满,大提高谷物、块根作物的产量。同时,它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旱和耐寒性,提高块根作物中糖和淀粉的含量。 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2、磷肥的缺乏症状 植物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缺磷小麦苗期叶鞘呈特别明显的紫色,新叶呈暗绿色,分蘖不良。缺磷小麦叶片细狭,叶尖发焦,穗小,穗上部的小花不孕或空粒。缺磷大麦和燕麦矮小僵直,叶尖焦黄,个别老叶呈暗紫色。 缺磷玉米植株瘦小,茎叶大多呈明显的紫红色,缺磷严重时老叶叶尖枯萎呈黄色或褐色,花丝抽出迟,雌穗畸形,穗小,结实率低,推迟成熟。 缺磷棉花叶色暗绿,蕾、铃易脱落,严重时下部叶片出现紫红色斑块,棉铃开裂,吐絮不良,籽指低。 禾谷类作物缺磷,植株明显瘦小,不分蘖或少分蘖,叶片直挺。不仅每穗粒数减少且籽粒不饱满,穗上部常形成空瘪粒。 油菜子叶期即可出现缺磷症状。叶小色深,背面紫红色,真叶迟出,直挺竖立,随后上部叶片呈暗绿色,基部叶片暗紫色,尤以叶柄及叶脉为明显,有时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斑点或斑块。分枝节位高,分枝少而细瘦,荚少粒小。生育期延迟。十字花科的白菜、甘蓝缺磷时也出现老叶发红发紫。 缺磷大豆开花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种子小,严重时茎和叶均呈暗红色,根瘤发育差。 番茄幼苗缺磷生长停滞,叶背紫红色,成叶呈灰绿色,蕾、花易脱落,后期出现卷叶。根菜类叶部症状少,但根肥大不良。洋葱移后幼苗发根不良,容易发僵。 果树缺磷的表现是:果实品质差,生长缓慢,叶片稀少,叶色黄褐,容易出现早期脱落现象。 五、钾素对作物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的表现 1、钾肥的作用 促进酶的活化对酶的活化作用是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现已发现钾是60多种酶的活化剂。因此。钾同植物体内的许多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等。 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①提高光合效率;②调节气孔的开闭,控制CO_2和水的进出;③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光合产物的流动。 促进蛋白质合成①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成份NO_3的摄取和运转;②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密切相关。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钾能使作物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单糖减少,纤维素增多,细胞壁加厚;钾在作物根系累积产生渗透压梯度能增强水分吸收;钾在干旱缺水时能使作物叶片气孔关闭以防水分损失。因此钾能增强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抗倒伏及抗盐能力。 改善作物产品品质提高粮食作物蛋白质的含量、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榈酸含量、薯类和糖料作物淀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纤维作物及棉花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调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状、大小、色泽和风味,增强其耐贮性。 2、植物缺钾症状 农作物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蛋白质合成受阻。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因为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所以新叶上症状后出现,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明显。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双子叶植物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烧焦状。单子叶植物叶片叶尖先萎蔫,渐呈坏死烧焦状。叶片由于各部位生长不均匀而出现皱缩。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水稻叶片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严重时田间景观稻面发红如火燎状。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穗形小,结实率差,籽粒不饱满。由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不同,症状有差异。第一种类型是返青分蘖期发生的缺钾性赤枯病,或称“青铜病”。第二种类型是缺钾性褐斑病。第三种类型是缺钾性胡麻叶斑病。 麦类作物缺钾以大麦容易发生。苗期叶色蓝绿,叶尖及叶缘黄化。随生育进展,症状逐渐向上扩展,下部老叶逐渐焦枯。有些品种苗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变白色。病斑多呈矩形,称“白斑形”缺钾症。叶片下披,严重时植株萎缩,分蘖死亡,叶片全部黄化,抽穗困难,产量锐减。小麦缺钾症状较不明显,植株呈蓝绿色,叶片软弱下披,茎杆常曲屈,叶片长度与茎节长度不成比例,易倒伏。 玉米发芽后几个星期即可出现症状,下位叶尖和叶缘黄化,不久变褐,老叶逐渐枯萎,再累及中上部叶,节间缩短,常出现因叶片长宽度变化不大而节间缩短所致比例失调的异常植株。生育延迟,果穗变小,穗顶变细不着粒或籽粒不饱满,淀粉含量降低,穗端易感染病菌。 棉花5~6叶期出现症状,通常在蕾期后趋于明显棉田景观班驳黄化,长势衰弱,植株矮小,株间参差不齐。病株主茎细瘦、节间缩短,果枝节位提高,下位果枝发育差,常见只1-2果节末端结弱铃后即萎缩停止生长,前期结铃显著减少,成熟推迟。叶片症状是脉间失绿发黄,主、侧脉及 两侧区域保留绿色,形成黄斑花叶,状如“虎皮斑纹”,以后黄斑扩大,叶缘开始褐变,发脆、反卷,并逐渐向内延展,最后叶缘焦枯、坏死,呈残破缺刻状,落叶提早。 油菜缺钾苗期叶缘出现灰白或白色小斑。开春后生长加速,叶缘及叶脉间开始失绿并有褐色斑块或白色干枯组织,严重时叶缘焦枯、凋萎,叶肉呈烧灼状,有的茎杆出现褐色条纹,杆壁变薄且脆、遇风雨植株常折断,着生荚果稀少,角果发育不良。 大豆容易缺钾,5~6片真叶时即可出现症状。中下位叶缘失绿变黄,呈“金镶边”状。老叶脉间组织突出、皱缩不平,边缘反卷,有时叶柄变棕褐色。荚稀不饱满,瘪荚瘪粒多。蚕豆叶色蓝绿,叶尖及叶缘棕色,叶片卷曲下垂,与茎成钝角,最后焦枯、坏死,根系早衰。 花生缺钾最初老叶出现黄斑,进一步缺钾时褪绿区增大,仅沿中脉两侧留下狭窄绿色区。较新叶片出现黄斑的同时,较老叶片出现黑褐色圆点。 甜菜幼苗期缺钾除生长受阻外,一般不表现其它症状,随后老叶叶尖及叶缘变黄,并逐步向中部蔓延,叶面皱缩,向下卷曲,到后期叶缘及脉间呈棕色焦枯状而凋萎,最后整个叶片坏死,并散发出腐胺味。但相应的叶柄在相当时期内仍保持绿色和直立,块根发育不良,易腐烂。 甘蔗缺钾嫩叶暗绿色,老叶出现橘黄色褪绿,叶片变褐,中脉上表面发红,进一步发展为坏死斑和叶缘坏死,称为“火灼”。 马铃薯缺钾生长缓慢,节间短,叶面粗糙、皱缩,向下卷曲,小叶排列紧密,与叶柄形成夹角小,叶尖及叶缘开始呈暗绿色,随后变为黄棕色,并渐向全叶扩展。老叶青铜色,干枯脱落,切开块茎时内部常有灰蓝色晕圈。 甘薯缺钾中下部叶叶缘黄化并出现褐色斑点,扩展后坏死,最后全叶变褐而枯萎,藤蔓伸长受抑,薯块着生少,薯形小而不齐,品质降低,严重时块根不膨大。 蔬菜作物一般在生育后期表现为老叶边缘失绿,出现黄、白色斑,变褐、焦枯,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老叶依次脱落。 甘蓝、白菜、花椰菜易出现症状,老叶边缘焦枯卷曲,严重时叶片出现白斑,萎蔫枯死。缺钾症状尤以结球期明显。甘蓝叶球不充实,球小而松。花椰菜花球发育不良,品质差。 黄瓜缺钾症状多发生在开花以后,表现为下位叶叶尖及叶缘发黄,渐向脉间叶肉扩展,易萎蔫,提早脱落,果实发育不良,常呈头大蒂细的棒槌形。 苦瓜缺钾下部叶片脉间失绿发白,皱缩,畸形,卷曲,坏死。甜瓜、西瓜、草莓缺钾基部叶片叶缘失绿,出现褐色斑点。 番茄幼苗缺钾叶色暗绿,成熟植株缺钾下位叶叶缘卷曲、黄萎,出现灰白色斑点,少光泽,渐次扩大干枯,早衰脱落;果实成熟不良,落果,果皮破裂,着色不匀,杂色班驳、肩部常绿色不褪,果肉萎缩,少汁,称“绿背病”。 茄子缺钾老叶边缘和叶脉间失绿。甜椒、辣椒缺钾中下部叶片失绿,叶脉间变黄。芹菜、胡萝卜缺钾老叶的小叶边缘失绿,呈烧灼状。 莴苣缺钾老叶边缘发黄,叶展部分皱缩。洋葱、葱、蒜缺钾老叶叶尖失绿,卷曲、枯萎。萝卜、小萝卜缺钾老叶边缘和叶脉间发黄、坏死。 果树中,梨和苹果表现为新生枝条的中下部叶片叶缘发黄或暗紫色,皱缩和卷曲,并渐向顶部扩展。严重时几乎整株叶片呈红褐色、干枯,焦灼状特别明显,焦枯坏死叶片在较长时间内不脱落。 柑橘轻度缺钾仅表现果形稍小,其它症状不明显,对品质影响不大。严重时叶片皱缩,蓝绿色,边缘发黄;新生枝伸长不良,全株生长衰弱。桃、李、杏、梅、樱桃树容易缺钾,表现为新梢中部叶片边缘和脉间褪绿、起皱、卷曲,随后叶片呈淡红或紫红,叶缘焦枯、坏死。小枝纤细,花芽少。果实少而小。 葡萄缺钾叶色变黄,夹有褐斑,逐渐脱落,新梢伸长不良,果实成熟不一致。 香蕉缺钾叶片变小,从老叶叶尖和边缘开始迅速变黄,向内卷曲,最后死叶在叶片基部附近折断。植株早衰,蕉把数减少,蕉指扭曲畸形,商品性差。 油棕和椰子缺钾开始从老叶的小叶出现分散的浅绿色小斑点,逐渐遍布全叶,随着叶子边老,斑点增大,由黄色变为桔黄色,然后变为红棕色,开始从叶尖沿边缘干枯。 橡胶缺钾症状出现在充分向阳的顶部叶片,未分枝幼树早期出现在下层叶片。早期缺钾与缺镁相似,叶脉间发黄,但后来缺镁叶片呈清晰“鱼骨状”,缺钾叶片坏死。 花卉植物如玫瑰、朱蕉、一品红、海芋、维纳斯芍兰、石竹、丁香、藏报春、彩斑芋等缺钾,老叶边缘发黄,花期短或不开花。 三叶草、苜蓿等豆科牧草缺钾最初小叶边缘出现分散的白色或黄色小斑点,缺钾严重则叶缘变黄、变褐、坏死。缺钾使过量钠进入植株,造成钠中毒或盐害。 马铃薯、甜菜、玉米、大豆、烟草、桃、甘蓝和花椰菜对缺钾反应敏感,其次是油菜、棉花、番茄、葫芦科作物等。 六、微量元素对作物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的表现 1、硼: 硼是植物性器官分化形成的必要物质,缺了硼植物开花结果繁衍后代就受到影响,农作物就会"花而不实"落花落蕾,空秆秕籽,产量受到损失。硼也是根瘤菌形成的条件,缺硼豆科作物根瘤菌少,固氮也受影响。油菜、甜菜、萝卜、甘蓝、芹菜、花椰菜、豆类及豆科绿肥作物、向日葵、葡萄、苹果等需硼较多,人工补施硼肥对授粉成果十分明显。 作物缺硼,其茎尖生长点生长受抑制,重时萎缩死亡,节间短促,侧芽多,成多头大簇。叶片肥厚、粗糙、发皱卷曲,呈失水状凋萎。叶柄和茎变粗、变厚、开裂,茎基部膨大。开花结实不正常,花粉畸形,蕾、花、子房易脱落。豆科植物根系结瘤少或不能固氮。甘蓝型油菜的花而不实,萝卜的褐心病和水心病,甜菜的心腐病,芹菜的裂茎病,烟草的顶腐病,苹果的内木栓病和干斑病等都是因为缺硼。 防治措施:每亩用硼砂1-3千克,与氮、磷肥料混合作为基肥施入。或用0.1-0.2%的硼砂或硼酸溶液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锌: 号称"生命之花",是酶和氨基酸的基本成分,有人作试验,蔬菜喷施锌肥可增产13%,特别是用叶菜类,如菠菜芹菜等可增产18%。对锌敏感的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棉花、番茄、柑橘、葡萄、桃树、苹果树等。 缺锌:表现生长受抑制,节间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叶脉间出现淡绿色、黄色或白色锈斑,如水稻僵苗、果树小叶病等。 防治方法:每亩用1-2千克硫酸锌与其他肥料混合作基肥施入,也可用0.1-0.2%的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钼: 不仅是合成固氮酶的重要元素,还能增强叶绿素的光合作用,促进体内吸收的氮和磷转化,增加分蘖提高成穗。钼能减少由于大量用化肥给土壤中留下大量硝酸盐类和亚硝胺等致癌物质,保护人类健康。各种石灰性土壤、南方酸性红壤含钼量较低或有效钼含量低,从而导致所种作物缺钼。双子叶植物,特别是十字花科作物和豆科作物对钼有较大的需要量。 缺钼:作物缺钼,叶片容易出现斑点,叶边缘焦枯向内卷曲,呈失水状萎蔫。有时生长点死亡,花的发育受抑制,籽实不饱满。十字花科植物会出现鞭尾现象,豆科植物根瘤发育受阻,根瘤少而小。典型的缺钼症状有花椰菜的鞭尾病和柑橘的黄斑病。 防治方法:用0.05-0.1%的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叶面喷施,在苗期和开花前喷2-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t/5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城市更美丽更精细更智慧,第三届进博会倒计
- 下一篇文章: 芍药芍药栽培八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