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金秋八月,黔北火“辣”。

“辣椒一天红一片,摘都摘不赢。”连日来,遵义市汇川区沙湾镇到处都是辣椒丰收的景象。自该镇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一村一品”,采取“联村党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辣椒种植后,就开辟出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镇余户农户种植辣椒,种植面积1万余亩,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新蒲新区虾子镇辣椒喜丰收王鸿摄

沙湾群众尝到辣椒“甜头”仅仅是遵义椒农共享辣椒产业福利的冰山一角。辣椒是遵义市农业主导产业,作为全省辣椒主产区之一,遵义市常年种植面积超过万亩,今年更达到.8万亩,已形成种植基地稳步推进、加工能力集聚提升、市场建设强势崛起、品牌形象全面提升的规模化、品牌化、高效化全产业链新格局。

“品种优势是我们坚守在这片辣椒地里的原因。”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兰生村村民游少农已经手握30年的种椒经验,也见证了遵义辣椒产业的嬗变,而遵义辣椒换种工程更令其信心十足。

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的虾子辣椒城。遵义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虾子辣椒市场一直不错,但辣椒品种单一,单产水平低,影响着部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虾子镇辣椒产业办负责人奉泽丽游说,为打破这一发展瓶颈,推进辣椒全产业链发展,促进椒农增收,虾子镇依托镇内辣椒企业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特色优势品种,主推遵辣9号、朝天椒8号、朝天椒6号、卓椒8号等品种,对1万余亩辣椒进行了换种,通过规模化集中育苗进行,涉及椒农多户。

“新品种亩产比本地椒鲜椒多公斤,同等市场价格,一亩可多挣多元左右。”游少农盘算着,辣椒换种后,自家的辣椒地收益又“升档”了。

纵观遵义市,推广辣椒良种万亩以上,其中主导实施辣椒“换种工程”50.1万亩,主推辣椒优良品种11个,采取统一组织供种、统一集中育苗、统一标准种植、统一订单收购、统一技术服务“五统一”组织措施,并配套实施辣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建设省、市、县、镇(乡)各级示范点余个,示范面积共10.5万亩,带动辣椒标准化种植余万亩,统筹推进辣椒标准种植,逐步形成区域单品规模和优势。

琳琅满目的辣椒制品。黄霞摄

扎稳“种”的脚跟,遵义辣椒产业发展一骑绝尘。

围绕“一心两翼多点”布局,遵义市持续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贸易集聚区,新增引进芦丁食品、天演食品、康华农业、扬冉食品、力强科技、万鑫康园农业、甘记鲜辣王等10余家企业,通过“贵州朝天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实施,推动贵三红、茯莹、高原山乡、绥阳鸿泰、凤冈中兴等企业发展壮大,遵义德庄、椒源、红满坡、卓豪食品、天源堂等企业加快投产。目前有初、深、精大中型规模加工企业家,其中辣椒初加工(烘干)企业54家、辣椒精深加工企业69家。

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线。遵义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如今,“贵三红”“茯莹”“椒源”“高原山乡”“统之源”“一品红”“遵辣”“红满坡”“卓豪”等辣椒食品加工企业让遵义辣椒变幻出千姿百态,惹人喜爱;“德庄”“播州红”等火锅底料加工企业让遵义味道深入人心,难以忘怀;“天源堂”“方本生物”“中椒生物”等辣椒萃取精深加工企业则将遵义辣椒的潜力发挥极致。这些年来,遵义“辣椒家族”已经发展到有干辣椒、油辣椒、泡辣椒、辣椒酱、火锅底料、辣椒碱、辣红素等十大系列,年产能35万吨以上,年加工产值40亿元。

新蒲新区辣椒交易市场。遵义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不仅如此,遵义市还正式获批省部共建“国家级遵义辣椒市场”,持续发布遵义朝天椒干椒批发价格指数,新增发布三樱椒、新一代、印度椒三支价格指数,建立了中国干辣椒批发价格指数体系,高标准配套建设了市场综合管理数据平台、辣椒指数扩展平台、辣椒智能化标准化加工中心、交易中心、电商中心、物流集散中心、检验检疫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加工包装区、冷链仓储区、综合配套区、物流配送区等功能设施。围绕规模种植区,新增产地交易市场30个,以中国辣椒城为中心、以规模种植区为核心的遵义辣椒市场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流通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辣椒年交易量40万吨、年交易额达80亿元。

这方辣味,火爆非常!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霞

编辑刘娟利

编审王璐瑶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xt/1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