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提示:点击上方"美丽丽水"免费订阅本刊

1号莲都:雅溪镇西溪村

雅溪镇西溪村位于莲都区西北部,离市区30公里。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户,人口。西溪环境优美,村庄整洁,文化底蕴深厚,村民尊老爱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十分适宜休闲养生的福地,曾荣获丽水市生态文明村、丽水十大养生长寿村等称号。

西溪村自唐代元和年间建村,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曾经是浙西南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之一。通京古道(稽勾古道)贯穿村落南北,曾是士子进京赶考之要道。“李氏宗祠”、“正昌货号”、“沛国旧家”、“山川环拱”、“怀古山房”、“鹤山道院”等遗址错落的分布在古道两旁,处处透露着古朴独特清新雅致之美。目前已经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古村落”修复,总投资余万元。

西溪村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村民多半外出经商和种植香菇。此外,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农家乐”餐饮和红糖基地扩建,推出有板龙舞狮、采茶灯节、腰鼓秧歌、婚嫁寿宴、书画艺术等节目亮点,提供有文化宗祠、明清古居、农耕展馆,宗教道院、记忆基地等历史景点,发展有开心果园、特色饮食、民居夜宿等农家热点,形成“游玩乡村里、观赏古民居、吃住明清屋、品味农家乐”一条龙式的经济链。

2号莲都:岩泉街道余岭村

余岭村原名“俞岭”因地处俞山之岭而得名。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国道复线旁,离城约7公里处的一个行政村,总人口户、人,其中包括1个中心村和6个自然村,其中自然村分别是:程源、上新屋、火烧桥,黄寮坑、五里亭、陈寮。因“栝苍古道”穿村而过,村庄的建设主题都是括苍古道。

年来创建主要工作是拆除违章建筑和影响村庄美观的生产用房,全村已拆除生产用房平方米,违章建筑多平方米。村内通过多方筹资,投入资金70余万元,主要用于房屋外立面改造、“六三三”整治、花样美村建设,累计购买各类花卉0余珠,绿化面积余平方,受益农户70余户;完成公厕改造2座;铺设文化石平方米;广场硬化平方米。

3号遂昌:妙高街道庄山资口村

妙高街道庄山资口村位于遂昌县东大门,毗邻松阳县,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庄山村立足自身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孝道文化”品牌,人文环境打造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共进,随着“六边三化三美”工作的深入开展,村庄正呈现着越来越新的面貌。

在花样村庄建设上,庄山村全民动员,家家户户参与,开展评比,形成了“比学赶”的良好氛围,村道绿化,庭院美化,其中资口村最为突出种上观赏植物,配套莲、鱼种养,形成了花、鱼、水、景相融的风景线。

4号景宁:鹤溪街道周湖村

周湖村,村处山垄坞地,天多为沼泽辟成,方言调之湖田。古多墓穴,称墓洋湖,土改时以村周多湖田,改为今名。

自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以来,通过“美丽庭院”创建,引导周湖村村民养成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实现“五美”即庭院美、室内美、身心美、厨厕美、村庄美。

自鹤溪街道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以来,家家户户从“叫我干”变成“我要干”,自觉装扮起自己的庭前院后。“街道六边办不仅给我们废旧物品改造成花盆的资料,还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将废弃物变宝。县中心幼儿园送来的上百样DIY花盆都在我们每户农家的庭院里开花了。”村民蓝和葱说,她们边学边想边做,为美丽庭院、魅力畲寨创建增添颜色,为六边三化三美出力。

5号龙泉:竹垟畲族乡盖竹村

竹垟畲族乡盖竹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是竹垟畲族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横溪西岸,四面环山,山多竹,村落几乎在竹林覆盖之下,故名“盖竹”。距离龙泉市区西南30公里,村内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亩,人口人(其中畲族33人)。

盖竹村有四大特点:

●历史悠久,至今还保留有王家祠堂、王家古宅、罗家祠堂、罗家古宅等多年以上的老宅10幢;

●名人辈出,最有名的是月末明初著名私塾先生王刚叔,他是初开国功臣胡琛、章溢的老师,放弃为官的机会返乡办学,培养了诸多弟子;

●文化底蕴深厚,悬壁式廊屋桥—坤德桥,省邮政局旧址还保持完好。

●生活气息浓厚,全村留守农民居多,常住人口约0人。

6号青田:章村乡颜宅村

颜宅村因始居颜姓得名,全村面积5.07平方公里,是“浙南油库”的核心地带。

在花样村庄的的创建过程中,颜宅村始终做好油茶、旅游、油乐会“三油”工作。注重自然与文化的结合,推进—“油茶小镇”建设;体现生态和资源的融合,打造一“浙南油库”特色休闲养生旅游;把握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成立—线上农产品销售中心“油乐会”。

截止目前,已有00多人次来本村游览休闲,并吸引各界摄影爱好者0多人次,旅游收入20多万元。花样村庄创建完成后,极大的提高颜宅村的知名度,预计年旅游人数可以达到十万人,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7号青田:汤垟乡干坑村

汤垟乡干坑村是青田县著名侨乡之一,今年1月份开始,积极创建花样村庄,并积极开展以“家庭布局协调美、植树栽花绿化美、物品摆放整齐美、屋内屋外洁净美、厨房厕所卫生美、自然低碳生态美”等“六美”为主的“花样农家”创建,以打造有花样、有乡愁、有特色的省道沿线“醉美”村庄为重点,以村民自筹+政府补贴为资金来源,历时八个月完成创建。

从创建的效果来看,已经达到了“一户一景致、一村一画卷、一路一景观”。一座村容整洁、绿意盎然的“美丽乡村”已悄然屹立在汤垟公路“三沿”,正逐渐映入村民眼帘。

8号云和:紧水滩镇田垟村

紧水滩镇田垟村位于紧水滩镇政府西北面,海拔多米,背靠青山,三面临湖,生态良好、气候凉爽,自然资源丰富,距离云和县城22公里,全村有户、人,耕地面积.23亩,山林面积亩,是本镇的特色农业种植村,也是如今远近闻名的西瓜种植基地,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西瓜文化艺术节。

田垟村以瓜为媒,以好山好水好空气和特色的农耕文化为基础,以“三条精品旅游路线”为依托,逐渐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和特色的生态精品农业发展道路,带动了农民“生态创业”,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田垟,了解田垟。为提升和美化田垟,紧水滩镇党委政府对田垟的整个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和整治提升,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花样村庄。

该村就地取材的同时,把西瓜元素融入到村庄建设当中,利用村内丰富的竹子制作成各式形状的花器和装饰品,并将平日闲置的农具精心打磨用来装饰和点缀田垟。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竹篮、竹筒、竹篱笆、蓑衣、扬谷风车等独具特色的装饰在田垟村闪亮登场。

9号景宁:大漈乡垟心村

垟心村距离景宁县城51公里,海拔米,年均温度13℃,夏季最高温不超过30℃。

依托云中大漈4A级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垟心村以打造“美丽垟心、幸福养身”为发展定位,改造传统木房、矮化院墙、修筑花池、鱼池等景观,竭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

垟心村狠抓美丽环境工作,着力建设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人居环境。农户院墙整齐美观,庭院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态绿化及时跟进,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大力实施青山绿地工程。

现在的垟心淳朴、天蓝、水清、村洁,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整洁干净的环境已经成为致富的有效推力。

10号开发区:南明山街道大源村

自创建以来,开发区抓住建设“大源新村”契机,紧紧围绕“民富、村美、风正”的发展主题,加大村庄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发挥村双委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妇联+、共青团+的网格化管理,创建市级花样村庄。

年完成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一期建设,年完成外立面改造、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村庄绿化5平方米,外立面改造40平方米,道路硬化00平方米,总投资余万元,从六边三化三美专项资金和农业农村专业资金中列支。

通过花样村庄的建设,全力打造美丽村居、宜居村庄,提升村庄品位,大大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11号莲都:大港头镇北埠村

北埠村位于大港头镇西南面,距镇区2公里、市区27公里,东面与玉溪村相邻、南面与瓯江相连、西面与玉溪电站交汇、北面与碧湖镇堰后村毗邻,53省道和“两龙”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显著。

北埠村地势平坦、环境清幽、景色怡人。近年来,北埠村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发展经济、旧村改造、迁村并点、村庄整治四大主抓手,经济发展形势喜人,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先后被列入莲都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区级花样美村。

12号云和:安溪畲族乡下武村

下武村位于云和县城通往安溪乡政府公路旁,距县城8公里,交通便利,是安溪乡重点建设的中心村之一。

近年来,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结合“六边三化三美”工作,下武村开展了一系列“美丽行动”。

年,下武申报实施了花样村庄项目,项目整合农办、民宗、帮扶结对资金,总投资近万元,对村庄整体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打造,新建了景观亭、休闲广场、充分利用废旧物品,种植了桂花、山茶花、一品红、白茶、黄金牙茶、矢车菊、百日草、波斯菊等,使得村庄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作为安溪“花样村庄”样板村,我们寄希让越来越多的“村庄美”带动“乡村美”,助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

13号青田:阜山乡陈宅村

陈宅村是北宋年间开基的千年古村,村内存有原生态七个天然小山墩,形同天上北斗七星,故又称“陈宅七星村”。

该村4年度被浙江省评为省级“文明村”,6年获得丽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7年入选浙江“美丽乡村”,年被列入省级示范村,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至花样村庄创建以来,阜山乡政府与陈宅村坚持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建设同步推进的理念,先后投入多万元资金,并结合该村实际,逐步形成了“毓秀怀古”、“锦绣江南”、“廊桥遗梦”、“灵运报春”、“荷塘观鱼”等多个花样景点,实现了文化遗产继承、休闲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4号庆元:百山祖镇斋郎村

百山祖镇斋郎村地处浙西南庆元县东北,这里海拔1多米,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

斋郎村素有“红色斋郎”之称,是当年红军挺进师“斋郎战斗”的发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积淀。斋郎村是革命红色村,现拥有红军战斗指挥部遗址、牧牛场战斗遗址、斋郎战斗纪念碑等旅游景点。

斋郎村是旅游特色村,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2.3%,全年气候湿润,村内有盘龙三井、鲤鱼漈、牧牛场、仙脚迹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坚持“花样村庄”建设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主动融入“百山祖生态旅游产业带”。

15号开发区:南明山街道大坑口村

近年来,开发区全面开展大坑口村花样村庄建设活动,做到屋顶铺绿、墙挂铺绿、见缝插绿、建设留绿,打造现代版桃花源,主要任务是在富岭连接线道路两侧进行绿地改造,对村内排水沟、绿化进行整治、提升,绿化改造总面积余平方米,道路硬化面积3平方米,总投资71万元,从六边三化三美专项资金和农业农村专业资金中列支。年完成项目前期设计,年完成建设。

大坑口花样村庄的建设,将重点治理一批影响环境的难点、乱点,促进村庄面貌整体改变,打造一村一花一风景,提升村级素质,形成文明和谐村风。

16号龙泉:住龙镇住溪村

住溪村地处龙泉市住龙镇,全村共有户人,是浙江最早的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近年来,住溪村以打造“花样村庄”为目标,围绕“红色、绿色、本色”三色住溪建设,结合镇“六边三化三美工作”推进和“美丽主妇、美丽庭院”创建,全力打造特色红军街。通过发放花盆、宣传环境保护、普及庭院绿化知识等行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村民种花热情。截止目前,全村盆栽达0多个,使老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使住溪村庄布局、庭院风格、花草选种、产业培育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如今,住溪村家家户户门前花草争相夺艳,不仅扮靓了美丽镇村环境,更增添了发展美丽经济的自信,许多游客惊叹在古朴的老街也能看到这么新潮的盆栽,住溪村也因此获得年度“丽水市最美村庄”荣誉称号。

17号缙云:三溪乡三溪村

三溪乡——丽水市最美文明乡镇,有“世外桃源,澄心三溪”的美誉。行走在三溪村,处处可见农家小院里绿树红花:含笑、竹柏、桂花、茶梅等常绿与落叶植被搭配,再加上金盏菊、鸡冠花、月季、串串红等乡土花种。点缀金秋乡村,庭院干净整洁,别有一番风情。

近年来,三溪乡乡党委政府以植树绿化为切入口,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平台,把全乡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朝着世外桃源的美丽目标扎实前进。

三溪村积极推进“花样村庄”建设,重点是公路沿线两侧的农户,推进庭院改造,种植乡土花种,扮靓美丽乡村,打造一户一景的“花园三溪”。

18号庆元:安南乡安隆村

安隆村,是浙江省庆元县安南乡最大的行政村,近年来,安隆村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努力打造“浙闽边界美丽乡村”。

结合“六边三化三美”工作,拆除沿溪两岸乱搭乱建建筑,进行绿化、洁化、美化,“一溪两岸”美丽风景逐步呈现。围绕村内20多亩荷花池,建设荷花廊道,围绕宽阔河道,开发水上乐园项目,发展乡村观光旅游。

安隆村两委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各项事业建设,在群众中心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赢得群众良好的口碑。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热情高涨,年村民自发捐资多万元建成安隆大桥、水上休闲亭、村口龙门架等,助力“一溪两岸”风景打造。

19号庆元:五大堡乡濛淤村

五大堡乡濛淤村距县城15公里,濛淤村景观丰富,风景秀丽,红色纪念公园、濛淤古廊桥、应岭岚古道、昶园四合院等景观相映成辉,绿色与红色兼备,自然与人文并存。

近年来,濛淤村依靠古建筑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五年来共投资大小项目16项之多,总耗资1余万元。完成濛淤桥、观音堂重建工程,完成占地50余亩的红色纪念园建设,包括铺设石阶余米,建筑仿古亭宇3座,竖立中国革命老根据地县纪念碑一座;流转村口25亩土地,修建梯田花海。美化、绿化濛淤桥头2㎡的空地,现花木已渐成林荫。

如今,濛淤村美丽乡村建设雏形初显,并向着“美丽乡村幸福濛淤”的目标大步迈进。

20号缙云:壶镇镇陇东村

近几年,陇东村以“魅力陇东,美丽绽放”为主题,推进“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扮靓美丽村庄,创造美丽经济,打造美好生活。

积极打造“花样村庄”,由村双委领导、党员代表带头,发动全体村民妆扮自家庭院,房前屋后,美化村庄。通过村集体资金和村民自筹的方式,筹取资金30余万,村里统一建设花坛和绿化带;农户负责房前屋后及自家庭院的绿化,废物利用,创造出多处创意小景,“盆景”变“风景”。通过努力,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种花栽树超过10盆的户数达到%。

陇东村的“花样村庄”创建取得了显著效果,村里出现了种花、爱花热潮,家家互相比漂亮,创意不断,全村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村民生活更加美满。

21号缙云:新碧街道泉塘村

泉塘——缙云的门户村,地处新碧街道南大门,是金丽温高速出入口,42省道穿村而过,距仙都5A级风景区3公里,交通便利,内有古老祠堂,千年泉水,远近闻名,是宜居养生福地。近几年来在村双委带领村民齐心协力,这个缙云的“门户村”发生美丽蜕变。

自年以来,泉塘自然村结合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五水共治和“”等专项工作,发动党员和村民的积极性,积极推进“花样村庄”建设,村委投入资金美化环境和购买花卉,村民利用家中废弃的瓶瓶罐罐,栽种花草,各户都各具特色的摆放花草,错落有致。

现在走在乡村道路上,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门窗边,一年四季都摆满花草,村庄环境一改过去的脏乱差的现象。“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正在泉塘村展现。

22号遂昌:垵口乡根竹口村

根竹口村位于垵口乡政府所在地,是垵口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全村下辖8个自然村,现有农户户,人口。山林面积亩,耕地面积亩,年村集体收入70.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毛竹、花菇、茶叶,自年该村实施街面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以来,村容村貌大为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作为垵口乡“门面”、全乡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近年来,在保护良好环境基础上,跟竹口村发展中蜂养殖、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集生态种养殖、生态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促使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深度融合,为“纯净垵口”建设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3号龙泉:宝溪乡溪头村

《最美溪头人居天堂》

溪头局势如扁舟,月白风清可优游。

四面环山堪入画,双方带水亦清幽。

休闲公园八棵树,活水进村竞相留。

新村建设发巨变,人居天堂受尊称。

浙闽交界处龙泉市境内,有一个古老、美丽的村庄,集山之灵秀、水之神韵为一体,号称“人居天堂”,它的名字叫溪头。

曾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浙江最美村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绿化示范村、卫生示范村、丽水市新农村示范村、“十大美丽生态村”等荣誉。

“山清”是溪头的特色,“水秀”是溪头的优势。漫步桥头,听潺潺的溪水生动地讲述着新农村建设让溪头走进了“最美溪头、人居天堂”的新时代。

24号松阳:安民乡李坑村

松阳县安民乡李坑村位于县城西南,毗邻国家4A级景区箬寮原始林。

村庄四周古树环绕,箬寮溪经村穿过,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省旅游特色村”、“浙江省最美乡村三十佳”、“丽水市养生乡村”等荣誉称号,并于年9月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李坑村在创建花样村庄过程中,充分利用村民的房前屋后、院庭空地,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近0平方米。

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村民种植各种盆栽花草近千盆,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整个村庄充满着“深山小村”优雅、宁静、怡淡、自得的乡村生活氛围,成为了许多观光客的首选之处。

25号云和:赤石乡麻垟村

云和县赤石乡麻垟村位于53省道与长深高速公路之间,西与龙泉市安仁镇隔山相望,东北濒临紧水滩水库云和湖风景区,南与崇头镇黄源相临。

麻垟村还较完整地保存了几处明清时期古民居群落,在乡政府的牵头下,对古民居历史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制定古民居保护修缮方案。按照修旧如旧、分类实施的原则,启动了麻垟村古民居修缮工程,目前已完成以文化古村落为主体的精品墙建设。

近年来,围绕“古落麻垟、花样村庄”创建为主题,麻垟村以古村落保护修缮为主线,综合开展环境整治、古宅修复、美丽庭院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村庄初步呈现出水清岸绿、村居洁美、村风和谐的面貌,堪称云和又一处现代版桃花源。

26号松阳:象溪镇上梅村

松阳县象溪镇上梅村自然环境优雅,植被覆盖率高达9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

村背靠海拔1余米高的“马鞍山”,山泉水汇聚到村穿村而过,整村呈现出“山高、水清、树绿”的格局,人居环境品质高。

通过花样村庄的创建,上梅畲寨花卉数量增多品种丰富,建设的皇菊基地更是将赏菊、采菊、品菊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畲寨旅游品牌。

27号遂昌:垵口乡徐村村

徐村村位于垵口乡西南部、仙霞岭山脉、国家级4A级景区神龙谷底。

全村下辖7个自然村,现有农户户,人口。山林面积亩,耕地面积亩,年村集体收入3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毛竹、杂交稻制种、农家乐。

虽为边陲山村,却景观优美、人文资源丰富,古村落与现代民居相间,让村庄韵味十足,还有千年红豆杉、百年舞龙历史、坚持了27年的“村晚”,都是该村一张张响亮的“金名片”。

近年来,该村依靠其自然生态景观和浓郁人文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休闲度假,将美丽生态转化成美丽经济,促使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农民增收。

28号景宁:家地乡家地村

家地村位于家地乡政府所在地,距离景宁县城60公里,海拔米,是两省三县交界处。这里没有雾霾,远离喧嚣和污染。

家地村为实现“美丽家地、美丽家园”工作目标,通过已点带面的创建评比机制,改造花样式庭院,亲水绕村等景观。狠抓美丽环境工作,着力建设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人居环境。

农户院墙整齐美观,庭院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力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同时,在村口利用“千年古木”根雕进行标志性景观建设,推动生态环境由绿化向生态化和景观化的提升。

现如今的家地村民朴、村洁、水清、天蓝,伴随着美丽经济的发展,整洁干净的环境已经成为致富的有效推力。

29号松阳:板桥乡麒上村

松阳县板桥畲族乡麒上自然村距县城32公里,因麒麟山而得名。

自花样村庄建设以来,整村环境卫生得以全面提升,村公路边、村内主干道与景观带内成片种植了月季、蔷薇、金针花等本土花卉,白茶、油菜、茶花、石楠树等花木也成为了村中景观的重要点缀,麒上人家创意墙、麒上民宿创意窗、民宿休息亭的绿化美化全都凸显了麒上村“花样畲寨,风情麒上”的独特魅力。

花样村庄打造完成后,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民俗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百村“村跑”活动首站在板桥拉开,为民宿村带来了新的活力。接下去,麒上村会以“三韵板桥”为目标,打造“畲族风情体验园”,建设成独特的畲乡风景区。让游客在吃喝玩乐中体验畲族风情,享受畲族风味。

(转载请注明:转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jz/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