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蕨九种室内观叶植物栽培养护之二肾蕨
2、肾蕨 又称蜈蚣草、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是肾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肾蕨为中型地生或附生蕨,株高一般30-60厘米。地下具根状茎,包括短而直立的茎、匍匐茎和球形块茎三种。肾蕨没有真正的根系,只有从主轴和根状茎上长出的不定根。地部(即从根茎上长的叶)呈簇生披针形,叶长30-70厘米、宽3-5厘米,一回羽状复叶,羽片40-80对。初生的小复叶呈抱拳状,具有银白色的茸毛,展开后茸毛消失,成熟的叶片革质光滑。羽状复叶主脉明显而居中,侧脉对称地伸向两侧。孢子囊群生于小叶片各级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肾形。其生态习性是喜温暖湿润,不耐强光。 肾蕨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可通过多种途径繁殖,但最常用的是分株繁殖。分株一般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将生长茂密的老株从花盆中脱出来,除去大部分培养土;把铁丝状匍匐茎分切成几份,使每份带有一定数量的叶丛和不定根;将茎段分栽于装有配制好培养土的盆中,添足培养土,并压实;浇足水,放于阴湿处,以后保持盆土湿润。夏秋季也可分株,但更须注意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肾蕨地下的球形块茎也可以发育成幼小的植株。当小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也可分栽于盆中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即可成为新植株。此外,还可采用孢子繁殖。但注意孢子的采收时期,一般在肾形囊盖还没有脱落而孢子已变黑时采集孢子进行播种。 肾蕨适宜生长于富含腐殖质、渗透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疏松土壤,所以盆栽时常用1份腐叶土或泥炭土、1份河沙土和1份蛭石或珍珠岩配制成基质;亦可用2份腐叶土和1份河沙土混合使用。同时,在培养土中加少量骨粉、蛋壳粉等钙质养分,更有利于肾蕨生长。肾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可放置于室内北窗边栽培。它喜温暖,但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从10℃-35℃都能良好生长。它喜湿润,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因为肾蕨根为不定根,吸水、保水能力较差,又加上地上部有丛生茂密的羽状复叶,所以它不耐旱,必须及时供给水分,否则干燥过久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空气湿度一般要求50%-60%以上。春夏季盆土要始终保持湿润,但又不能积水;尤其秋末到冬季应节制浇水,以保持盆土不干为度。在生长季,一般每月施腐熟液肥1-2次,以保证其正常的旺盛生长。 今日推荐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pinhonga.com/yphhy/7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苏铁九种室内观叶植物栽培养护之四苏铁
- 下一篇文章: 圣诞节家里怎么能少了这种花只需要一盆,